中國白酒上百種,唯獨茅臺酒市場非?;鸨?,買茅臺酒的人多,目的也不一樣,有的買來收藏、有的買來開喝、有的買來送禮、有的搶購轉手,在茅臺市場中,你能看有一百種茅臺的用途!
這其中蕞讓人追捧的,還是茅臺酒的變現能力,對于酒這種具有超長保質期的民生類剛需產品,又有消費者存在酒越老越香的認知加持,從而把紹興回收茅臺酒,推向另一種現象!
從市場的變現角色來看,茅臺的增值屬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,一個是設置合理的價格升級策略,當年份產品價格不動,利用酒體年份的自然增值來推高產品的表現價,從價格方面實現消費者手中產品的自然升值。
另外就是要不斷做拍賣、置換與收藏等,從宣傳造勢的角度讓消費者手中的產品變得稀缺,從而實現增值。
同時,茅臺還具有特定的炒作能力,你原價(1499)搶到瓶飛天茅臺都要高興得直跺腳,覺得這是上天給你眷顧,可別的酒你看有這種魔力嗎?別的酒別說搶購了,就是平價購買,想必你都不會多看一眼吧!
一旦一個產品具備炒作價值,就和產品自身關系不大了,主要看有多少人愿意花錢運作這個產品,帶money跑步入場的人越多,市場規模越大,消息的傳遞效率越高,價值也會越來越高。
所以,如此一來,大家都搶著買茅臺酒,從而再讓這瓶茅臺酒給自己帶來收益,這就是茅臺擁有獨特的價值--變現價值!
除此之外,還有什么文化價值、品牌價值、使用價值,這些價值固然重要,但起到決定性重要的還是變現價值,如果紹興茅臺酒回收商家都不愿意收購茅臺酒了,誰還會再去拼了命的買原價茅臺酒!
1、茅臺酒變現之路何其短
從2010年茅臺酒單瓶零售價超過千元起,就開始和房產一起,進入資本領域炒作,具有了資本性質,人們買來不再是主要為了喝,而是收藏,炒作漲價,商家更是通曉其中奧妙,囤積居奇老一套,個個賺翻,但是個人收藏沒有商家手段,人家批量處理,左手倒右手,打個時間差,錢都賺來了。
而個人手上的酒不好出手,看著市場價格蹭蹭上升,就是沒人買,也沒處可賣。根本原因是缺乏變現手段,譬如我有一件2010年普通茅臺酒,11000元買的,12瓶。如今按很低市場價,2000元/瓶,也值到22000元,翻了一番,可是不好賣,也舍不得買,因為年年都在漲。
如今開了這個變現的頭就好辦了。把茅臺酒抵押了,一方面用著這酒變出的錢,投資個項目賺錢;一方面酒還在那,繼續增值,天下好事都來彀中,魚和熊掌皆得到,這個時間也就10年,很快啊。
2、茅臺酒變現之路不會長
如此一來,本來就是買得起喝不起的酒,這下好了,都能買得起,沒必要考慮喝不喝得起,因為根本不需要喝,都成房產一個等級了,甚至比房產還要優質。
但是市場不會任其發展,很簡單的道理,酒是用來喝的,又是易耗品類,不可能使其具有資產性質,就像當年的汶川地震,劍南春所有庫存老酒毀于一旦,至今也調不出以前的風味,就是因為無價之寶的老酒都沒了,換做黃金白銀,股票債券,就沒這樣損失。
如果把酒水賦予資本性質,那就確定是市場的災害,整個生活秩序亂套。譬如大蒜辣椒豬肉都可以抵押,水庫的水也應該能抵押,所以這個魔盒別打開,這次變現事件要處理到底。不然的話,旁的不說,茅臺美酒還真的喝不到了,都在銀行押著呢。